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陳韻晴的三條目

燒茶灶與包種茶

深坑街屋牆壁可見以前灶的痕跡,是舊時深坑人以灶燒茶。深坑四面環山,形似坑底而得名,其地勢多為丘陵,溫暖且多雨,土壤具酸性反應,適合茶樹生長,種茶歷史悠久,自1820年起,泉州人至此土庫地區種茶,成為台灣北區種茶之始。茶葉製成後,用方紙二張內外相襯,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包裝有茶名及印章,稱為「包種」,運往福州加入香花包出售,或藉廈門銷至南洋。古蹟修復除了實際硬體的建設之外,也許可以重造燒茶灶的風光,遊客到此欣賞古灶並有機會體驗燒茶的樂趣,備有灶的街屋裡面,可以安排以前深坑人的居家擺設,讓遊客自己燒茶、喝茶。

店庄
原為茶店,現為藥草及農產品店。立面為傳統的閩南粵東勢式街屋,一門兩
窗的左右對稱的木做架構,及中間為雙開板門、左右店窗以長條木條拼成,做
生意時可以拆卸,並把前方的擋板放下,就成了現成的櫥窗及貨品架,打烊再
安裝去,既安全又方便。其窗戶是木板做的,可以拆卸,但須有順序,所以都會有編號。有木店窗的商店不多,屬老街的特色之一。

深坑古厝
依建材不同,分為四種型式:石厝、土厝、土埆厝、紅磚大厝。前三種古厝因建材不易保存,故現存古厝多為磚建厝。紅磚大厝下部,以砂岩鑿成石條堆疊做為基石,上半部則用紅色薄磚砌成中空半形的「斗子牆」,中間填入土埆,牆壁的厚度在三十公分以上,加上厚重的門閂,入口以石條鋪地,防止匪徒挖開地面鑽入,如永安居,興順居。
深坑古厝的整體外型,多以三合院為主,屬於「火庫起」的建築構造。「火庫起」是指屋身正面頂部逐層向外出挑,以支承屋檐之屋身。屋身以紅磚為主要建材,以利防禦及防火,正身成三間或五間起,左右有護龍伸出,形成三合院,若人丁旺時,還可再向左右建外護龍(如福安居、德鄰居)。整個三合院中,以正廳的屋頂最高,向兩側及左右護龍逐厝下降,因正廳通常供奉祖先牌位,為全家族的精神中心,象徵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小小提議,大家來標條目?

  我是深坑組、新聞所的昭男(托托),不知道大家開始撰寫特色條目了嗎?因為我最近打算開始寫,但可能也沒有辦法馬上寫好,卻又擔心打算要寫的條目之後被別人先寫,我想各位可能也有類似的困擾,所以有個小小的提議。或許大家可以先在這篇文章下面回應,表示自己想要寫的條目,稍後再完成條目內容發佈上來。這樣應該可以減少各位在撰寫條目時的不確定感,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如果沒有問題,大家可以直接回應表示同意唷!

  那我也想先標下三個條目:「攔水道、碼頭、建築風格的多樣性」 XDDDDD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林墾 深坑特色條目



磚頭
TR磚到處可見,特別是在老房子的牆面,還有地板上的新鋪面,由磚頭可見的老故事,更說明了處處皆是歷史,只待有心人發覺。TR磚原是台灣煉化株式會社的Taiwan Renga(煉化)的英文縮寫,由此磚便能說明深坑在日據時期經歷市區改正的一段歷史。從外觀來看,TR磚大都是陰刻TR兩字,字樣菱形紋路外圍則加上網狀紋,這是利於水泥固結的作法。而些這些TR磚和舊的石灰工法,一起出現在清代形式二層高的亭仔腳,使人從外觀、工法、材料上,立即能辨認出老房子經歷不同歲月刻痕的精采故事。







騎樓
深坑老街的騎樓有許多拱門廊,它們本來是傳統亭仔腳的原素,提供雨天行人可行走的空間。但由於做生意的店家希望能有更大的店面以便銷售物品,因此騎樓整個被佔來作為私人商業用途是很常見的。我本來認為此現象在深坑老街前段整修完畢後會有些不同,但做生意的店家依然將店面擋住了門洞,行人在下雨天應該還是無法使用騎樓,因此騎樓作為一個橫向流動空間的功能就消失了。
反倒是現在因二期工程整修,騎樓一定得空出來給行人通過,我這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拱門廊下進出穿越的身體空間感受,也更感覺到亭仔腳的層次和變化。特別是深坑老街的騎樓多為清代時期的工法,騎樓挑高到二樓,這樣的現象也可在艋舺剝皮寮見到,可說是較為忠實體現先民經營店面的空間的模式。


廟宇
集順宮是景美集應廟分靈來深坑的,成為老街上最大的廟宇,也是唯一較大的開放空間。目前作為王水成餐廳的一部份,廟的正對面隔層的空間相當有趣,視覺感受是一樓地下化了,但二樓又不夠高,原來因為二樓是個戲台,特定節慶時要演戲給神明看。而集順宮坐西朝東的方位蠻特別的,從形式上來看,等於也跟深坑街是平行的,我認為是對應到戲台,因為老街太窄,人員物資隨時要流動,又加上緊鄰河川,實在沒有空間作為和街道主軸線垂直的廟埕空間了,所以廟好像才轉個彎似得坐西朝東。這一帶的土地,有很大一部份地權是天上聖母也就是媽祖的,也有很大一部份是山西夫子,也就是關公的,但其實深坑是沒有媽祖廟的。而今年底(2011)若不將祭祀公業、神明會等傳統組織財團法人化,政府就會托管其名下的土地、資產,所以傳統信仰組織的轉型看來也勢在必行了。

大家如果覺得重新登入很麻煩可以這樣!

你可以登入古蹟保存的帳號之後,將自己加入權限!這樣,你可以不用一直切換帳號,就可以發佈文章了!

嘿,各位這是古蹟保存深坑組網誌

所喜愛的三個條目。以及將照片上傳至此部落格。
我們將由專人為您整合以及提供必要的服務。
另外,為此部落格的建置進度大幅落後,深感抱歉。
由於我們旗下的工作專員被人挖角,因此現在是由臨時工為您服務,希望不要影響到您,對於本組工作人員的信任,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