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古蹟保存深坑組第一次報告後筆記

古蹟保存深坑組第一次報告後筆記 2011 0503林墾

深坑處在「城市的食物鏈」中,在近代的城市發展中逐漸被邊緣化。有些事不因為硬體的提升而改變,老街中的商業經濟形態正是如此。

徐裕健老師以三峽老街為例,他認為三峽老街有些地方已發生質變,例如吳服店。這家店的老板娘一開始強烈拒絕嫁給布行、布莊的人。這個徐娘半老的與闆娘很會擺pose拍照,而且被訪問的時候,整個過在都是非常開心。現在已有很多穿著如同制服般黑衣的生命系學生,取代了傳統殯葬業的生意。他們在後街近山處買了一間房子,其價值已翻五倍以上,他們就是為了要買下自己現在承租的店面。

另外一個例子是「李先生」,和堅持自己非李太太的「黃小姐」。他們是921地震後來到三峽的,雖然才11年左右的時間,黃小姐已認為自己是三峽人了。夫妻倆都給人有點出世的感覺,活像是修道者,做著簡單的古董生意,排傢俱排的很有味道。老師讚嘆:「台灣老街還有這種人啊!」,相當具有文化深度。他們的生意不太好,租金一個月也要五萬五,但出世的生活態度是他們堅持的。

老師總結:我看到三峽老街的希望!

深坑那麼多爛豆腐,烹調過程很廉價,油都「蒿」掉了,只有一層紅油浮在上面,對食物有點堅持的客人根本不想吃。而深坑原本有名的茶,卻沒有一家在地茶行可以奉上有點水準的茶。老師舉出品味、鑑賞,可以看看日本人怎麼吃わさび芥苿。深坑充滿太多廉價商品,我們要做的是在地產業精緻化。

為什麼深坑老街會有俗不可耐、千篇一律的均質化現象?其實在地商家面臨的local crisis,使其不得不轉型。在地商家最大的最大的敵人就是房租,並且會在不善經營的劣勢下,最終被租金趕走。

關於老街河床為何無法變「正面」,主因是賣豆腐的商家傾倒大量的廢水到河川中。

老街、老人、老狗這套論述是老師欣賞的,但是不要只有一個孤單的老人。(我認為可以加上大榕樹下老人聚集的畫面)關於存在的型式、意義、位置,我們都還要再考慮設想。新北市政府應該拿三間老屋試辦在地特色產業的經營,像是現作手工豆腐的展示、桂竹製品的製做等等,可以去石碇的豆腐店看看。亭仔腳的產權是政府的,以往鄉長害怕得罪地方,不敢清出騎樓。但現在是官派區長,可以大力的推行!

老師認為我們有些東西應該「過濾」(其實有點批判的意味啦xd)。首先,紅磚元素大量出現在房舍中是因為防範原住民的進攻,每個三合院都有鎗孔。日本人在深坑設官廳,就是要掠奪山區的樟腦、煤等資源。茶葉本來也很有競爭力,但是掌握世界茶銷售的英國人被日本殖民者趕走,所以茶的競爭力大減,以往能賣到紐約的榮景受到影響。

深坑老街是一個大尺度的地區計劃、地區發展,它不只是一個古蹟保存。在談老街保存時,路不一定是路,而是要想「如何開這些路」?路作為串連功能的角色值得再探討,意思是,我們到底要串連什麼?路是不是只為了服務觀光客?當地的老人、小孩如果要用路時,是不是要提供一個觀光客較不容易到達的地方呢?我們的Planning Intention,Designing Intention是什麼呢?我們討論了這麼多,就是跟最後如何制定規劃決策和空間策略有關。

河片地的整修很重要,但它的意欲為何?為何要把堤防搞成這樣,保存古樸老碼頭的空間策略為何?回復歷史質感的碼頭區策略為何?河岸的管制原則又是什麼?其實我們要求建築師不要用植草坡、水泥時,其實就暗示了我們要保存成就的客體為何了。生態工法其實也是搞到爛了。要把課題延伸,才能掌握空間。

碧潭河岸的規劃超有問題,發標時一定要小心,不然誰還能想像之前這邊曾是泡茶區?
最後,拍照,也就是我們炒好深坑這盤菜的「鍋」。要專注在人的感受,用鏡頭來做環境觀察記錄是重要的,我們要成為「攝影記者」。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劉美孝的三個條目:(碼頭、集順廟、石碑)

同意昭男的意見,重複的就先簡寫





渡口及沿河景象的開闢
歷史簡介:深坑老街早期是因河渡及運輸貨物而慢慢匯聚而成的市街,後因陸運交通開闢,地處偏遠而慢慢沒落。
若須保存老街應連同發展之源頭一併保存。
現況:現在靠河通道只能從停車場後方及集順廟廚房後通道進入,老街居民每戶直接將溪作為「背面」,原渡口一巷部分成為了
私家農園,遊客難進入、觀視沿溪部分。
建議:將動線及視覺打通,讓人能重新靠近河道,並連同老街日據時代以來宗教信仰中心集順廟做連結。





集順廟及廟前
歷史簡介:集順廟早在日據時期即設立,多次經歷重修,為當地宗教信仰中心。廟前廣場於民國45年(豆腐店員說法為48年)始出租給王水茂豆腐店擺設攤位,礦工就在廟前吃飯、聊天。而廟前演戲給神看的戲台則因已少戲可演一併出租給臭豆腐店。
現況:廟前及戲台部分仍是王水茂臭豆腐店使用,然廟失去了其作為宗教信仰中心的意象,在老街上難以能從路過馬上辨識。
建議:廟以及早期在廟前廣場吃飯聚會的意象應一併能共存,然現今看起來只是吃飯的地點。戲台經詢問為活動式,仍能將活動鋁門窗牆面打開作為戲台使用,戲台與廟的視覺關係仍存在。也許能結合一些表演活動,重塑廟前廣場意象,成為能邊吃飯、邊聊天、邊看表演的空間。




橋前石碑
歷史簡介:深坑溪對面為阿柔洋,多為深山,早期兩岸來往皆倚靠河渡,後募金千兩開闢橋道,座石碑記載。
現況:石碑仍存於現今的中正橋旁,然碑面文字難以辨識,碑體亦被排絕在告示牌、電線等後方的角落,並非為視覺能馬上察覺的地點。往來停車場橋兩方的遊客也少人注意到此碑。
建議:將碑及其環境周邊重新整理,作為一個入口的辨識及意象,讓人從北新路另一方進入深坑老街,除了商業行為,能馬上感覺到當初老街的歷史性。

黃思齊的三個條目

可能稍晚才能上傳 要寫的條目名稱先放上來
1. 集順廟戲台
2. 女兒牆菱形花紋
3. 不同鋪面材質的地板(缺圖 請大家踴躍提供)

呂其正的三條目





日治時期深坑一帶鳥瞰圖,可以注意到,此時的行政區劃已經從縣廳制改為街庄制。深坑庄役所已不在今天的深坑老街上,深坑分室(文後會提及)已經出現。



《深坑廳舍》 
  「深坑廳」是日治時代的行政劃分,曾經管轄包括今天的深坑、景美、坪林等地,幅員廣大。也反映了1901年前後,深坑仍然為上述三處政經中心的繁盛情境。今天可供回憶這段歷史的見證,最好的地方,就是藏在深坑老街大樹旁巷弄的深坑警分駐所,分駐所為二次戰後所改設,其位置就是當年的深坑廳舍。


  從內部來看目前,分駐所大門入口處,地板下方藏有一口百年以上的古井,目前已封閉,待日後修繕開放後,又是一處能反映歷史的重要所在。從外觀看,目前分駐所四周被水泥建物所遮蔽,難以一眼清楚從視覺上看見該建物的特色。待後方停車場改建為新大樓與廣場後,深坑分駐所也許將能成為另一處老街入口的重要端景。若能將分駐所的屋頂、入口按老照片善加修復,不僅將能反映上述深坑廳的重要歷史意義,也能夠讓遊客體悟到日治時期,官方歐化紅磚的建築特色,與三峽老街一般民眾的老街特色有何不同。特別是屋頂的西式衍架(trass)和入口處的雨庇和托架。








深坑分駐所(深坑廳舍)在老街上並不起眼,要進到該小巷之中才會注意到。




分駐所牆面的磚頭,可發現這些磚頭規格一致,接和緊密,品質與做工皆屬上等。反映了官署建築的高品質。



目前只能從巷弄側面看到廳舍的西南側山牆,可發現原本的文化瓦屋頂已經被鐵皮取代掉。




深坑分駐所前方的停車場與分駐所本身。目前並不是遊客會刻意探訪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從已知的文獻資料來看,深坑廳在1909年後即廢止,日後該行政劃分依序為變深坑支廳和深坑庄。但從日治時期的鳥瞰圖可知,行政機構深坑庄役場已經不再設置於深坑老街上。那麼,從1909年後到戰後1945年之間,這棟紅磚建物究竟扮演甚麼功用?1924年的警察課深坑分室是否進駐該建物?若此推測為真,那麼,我們又可以說該建物反映了日治時代警政合一往警政系統分離的這個重要政治變革,更與光復後深坑警分駐所的歷史接替緊密接合在一起。值得我們繼續挖掘建物背後的意義。




台灣日日新報,1929年(詳細日期待確認)。文中可見:「分室在舊廳衙故址...」。




《深坑農會》
  在大樹老街入口的相對另一端,也就是從公園進入老街的彼頭,高大的市公所大樓旁一處灰白色系的建築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一棟立面相當搶眼的二層樓建築,目前為深坑農會所在。



露天拍賣上目前拍賣中的深坑信用組合相關文物。上面記載:「出資者黃許式...」,或與當地的黃氏宗族有密切相關。




今日的深坑農會(照片取自農會官方網站)。



  相關的歷史地方誌等文獻上,都記載著今天的深坑農會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深坑信用組合。這很容易讓人誤以為,現存的該棟建物與信用組合同於1919年出現。然而,當天的深坑老街導覽活動中,導覽老師以及德興居的老闆向我告知,1926年興建的德興居曾為信用組合辦公所在,待日後才遷移到今天的農會位置。因此,這棟建物最晚也是在1920年代末期所興建。




深坑農民節舉辦時所設置,位置即在今天的深坑農會前,相片清晰呈現當時的建築細節。其中入口處上方窗櫺方格仍與今日一致,實屬難得。(圖片轉拍於深坑鄉志)。





  年代的推敲也的確反映出該棟建物的立面特色,該棟建物與充滿紅磚風情的深坑老街街屋截然不同。立面以灰白色系的洗石子(待查)作為基調;立面裝飾上,相對過往流行的巴洛克風格來說,顯得方正、簡潔。但卻也不失精緻巧思之處,如一樓的拱形開窗與二樓的直立上下推拉窗恰為對比。入口處,簡潔的長方形雨庇也與深坑分駐所相同,有著拖架等古典元素作為裝飾。立面二樓之處,由方形幾何圖案所構成。山牆處呈現階梯形狀,最終集中於建物的中央對稱軸線上,成為建物最高之點。階梯下方有開兩處小正方形,遠遠看來讓我覺得就像眼睛一般,讓這棟建物生動且嚴肅起來。




  整體來說,我覺得該建物屬於早期的現代主義風格,且仍有古典的元素藏於其中。且建物顏色、裝飾、窗戶等皆保留完整。與油畫下所記錄的建物原貌相去不遠,不僅如此,今日的農會其功用仍與當年設立之處有密切的接續關係。實在值得加以指定、修復,並善加規畫讓深坑人與遊客藉由原建物瞭解深坑的經濟發展史。再者,農會前方也可參考老照片、油畫等加以修復、改良,讓整體環境更加優良,而不只是個繁忙馬路上的辦公之處。



油畫中的深坑農會舊貌,可見到農會前方綠影叢叢,椰子樹與建物相互襯映。




《黃氏宗族與深坑政經的密切關係》



  (很抱歉我想不出第三個特色條目XD,所以藉著我多打的一些文字湊一下如果大家有覺得不妥的歡迎大家告知我再努力想新的條目)








深坑一帶重要的家族─黃祖濤故居,建於1926年。



  導覽之時,在豆腐冰淇淋店家所在──德興居──我從牆面上的一些介紹了解到黃式宗族與深坑之間的密切關係。該關係已有《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墾拓歷程及其古厝之研究》做出詳細的研究。不過,該關係除了文書資料外,就只有德興居此一空間場域能讓我了解黃氏宗族之於深坑的重要性。



  在回溯深坑農會以及深坑分駐所的歷史之時,我在資料中發現到更多黃氏宗族,特別是黃重殊派系在當中扮演的腳色。從黃重殊開始,黃家就開始以深坑河道上的茶葉經營,而在清末的深坑一帶人士中成為政治、經濟上的要角。其兒子黃祖濤在日治初期,因為與日人合作密切,也讓黃家持續地維持過往的要角地位。除了持續掌握深坑河道航運的茶葉之外,更成為1901年設立的深坑廳的參事,也曾經得到日本政府刻意授予地方要角彰顯其榮耀的勳章。黃祖濤為黃德隆的叔父,黃德隆即為德興居的屋主。1919年時,他在深坑信用組合成立之時擔任信用組合監事。1926年,建造德興居,並在1927年成為深坑信用組合長。



  由以上整理我們可以看到黃氏宗族,特別是黃重殊派系之於深坑的特殊關係。黃家歷經政權交替依然身為深坑要角,其在戰後仍為地方重要人士。德興居、深坑廳舊址之於黃祖濤;深坑信用組合舊址之於黃德隆。從這些建物中,我們也許可以營造出更多文化的空間場域,將這些場域包裝起來成為依散步主題,讓人在漫遊之餘,能在這些空間下理解到此宗族在深坑歷史上的事蹟,讓物質與空間的深坑能具體展現更多「人」的活動與回憶。

賴昭男的三條目(攔水道、碼頭、多元建築風格並存)

【攔水道】

相較於老街的人聲鼎沸,走入街屋背面的小巷,只見一個個不起眼的水溝蓋,一般遊客甚至不曾注意過。這條水溝其實有個不小的來頭,它原本是條「攔水道」。原來深坑靠山面水,而附近一帶的山泉水相當豐富,如果不建築水道攔水,泉水就會直達街區,對居民生活相當不便,便有了這條與老街平行的攔水道。

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清澈甘甜,不難想像,這條攔水道早期必定與深坑居民的生活起居有密切的關聯。三兩婦女取水洗衣、兒童於水道間玩耍,相對於另一頭作為全然公共空間的碼頭(詳見下列條目),這裡同樣是公共空間,卻多了些私人空間的延伸,是與鄰居交流往來的好地方。

然而在新的道路與排水系統逐漸完善之後,攔水道的功能為之取代,便隱入居民生活背後,成了排放住宿、商業廢水的水溝,甚至發出惡臭,實在可惜。這條攔水道對於深坑老街的早期發展實有重要的影響,若能部分或完全復原水道,再藉由實地導覽,必定能讓遊客更認識傳統聚落的生活型態。

【碼頭】

提到深坑傳統聚落的形成,除了前述的攔水道,不可不提具有關鍵影響的深坑碼頭。回顧深坑發展的歷史,早期之所以能在此處發展聚落,全多虧這條景美溪。景美溪是新店溪、淡水河的上流,深坑附近多山,可種植茶葉、樟腦,順著景美溪而下,可通航繁榮的艋舺、大稻埕。深坑位於山間的平緩谷地,自然成了最佳的轉運站。當時,面向景美溪的這頭,是熱鬧的碼頭,許多商品在此集貨上船,準備運往艋舺、大稻埕交易。

日據時代以後,這裡有了戲劇性的轉變。漢人沿著溪邊,發展出大大小小,以商業貿易功能為主的聚落,也有一定的勢力。日人擔心掌握貿易的漢人挑戰殖民政府,急於削弱漢人勢力,竟以防汛為由,沿淡水河、新店溪畔築堤,並進行市區改正,將運輸貨物的管道從水運改為陸運,一舉拿下貿易的主導權。位居深山、沒有水患的深坑雖然沒有築堤的必要,卻也在這樣的趨勢下,碼頭退居二線、終至消失,如今成為老街的後院。昔日平坦的碼頭區域,淪為居民種菜的後院。

昔日盛況一去不返,但若能透過部份景觀的再造,在不影響現有居民使用的情況下,重現或僅是提示這段繁榮的歷史,對於遊客與當地居民來說,都是種不同的體驗。目前已有部分造景和立牌解說,但使用的程度並不高,未來尚待老街二期完成,與攔水道、碼頭方能共同形塑出早期深坑的風貌。

【多元建築風格共存】

如果說要在深坑老街的建築形式上找出一種特色,或許「多元」本身也會是一種特色。記得導覽老師曾笑說:「所有老街遇到的問題,深坑老街都遇到了!」這不單是指與民眾的協調過程,也反映出此處新舊各種建築風格在保存、修復取捨上的不容易。

在老街修復過程中,一些老宅已改建為新式建築,透過新建傳統形式的門廊包裝,可讓整體景觀顯得較為統一、融合。但因為深坑老街修復案原為街道拓寬,拓寬範圍外以及高樓層的建築立面就建築事務所無權變更。部份超過五年的建築可申請政府補助,進行「拉皮手術」,但要「拉」成什麼模樣,卻是另一個問題。建築師常遇到民眾要求「復原」成某種古典的形式,卻沒有證據顯示房屋原本的樣貌,來作為復原的根據。

其實,後續不同時期改建的建築中,雖然並非磚瓦砌成的土角厝,但洗石子、舊式小片磁磚裝飾的立面,其實都反映出改建年代的特色。這些別具風味的建築外觀,雖然不如閩南式老宅、日式房舍(如深坑廳舍)或巴洛克風格來得矚目,卻也值得進行某種形式的保存與欣賞。或許,將來走在深坑老街上,除了發思古之幽情,也能來趟常民建築史的巡禮呢!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陳韻晴的三條目

燒茶灶與包種茶

深坑街屋牆壁可見以前灶的痕跡,是舊時深坑人以灶燒茶。深坑四面環山,形似坑底而得名,其地勢多為丘陵,溫暖且多雨,土壤具酸性反應,適合茶樹生長,種茶歷史悠久,自1820年起,泉州人至此土庫地區種茶,成為台灣北區種茶之始。茶葉製成後,用方紙二張內外相襯,放茶四兩包成長方形之「四方包」,包裝有茶名及印章,稱為「包種」,運往福州加入香花包出售,或藉廈門銷至南洋。古蹟修復除了實際硬體的建設之外,也許可以重造燒茶灶的風光,遊客到此欣賞古灶並有機會體驗燒茶的樂趣,備有灶的街屋裡面,可以安排以前深坑人的居家擺設,讓遊客自己燒茶、喝茶。

店庄
原為茶店,現為藥草及農產品店。立面為傳統的閩南粵東勢式街屋,一門兩
窗的左右對稱的木做架構,及中間為雙開板門、左右店窗以長條木條拼成,做
生意時可以拆卸,並把前方的擋板放下,就成了現成的櫥窗及貨品架,打烊再
安裝去,既安全又方便。其窗戶是木板做的,可以拆卸,但須有順序,所以都會有編號。有木店窗的商店不多,屬老街的特色之一。

深坑古厝
依建材不同,分為四種型式:石厝、土厝、土埆厝、紅磚大厝。前三種古厝因建材不易保存,故現存古厝多為磚建厝。紅磚大厝下部,以砂岩鑿成石條堆疊做為基石,上半部則用紅色薄磚砌成中空半形的「斗子牆」,中間填入土埆,牆壁的厚度在三十公分以上,加上厚重的門閂,入口以石條鋪地,防止匪徒挖開地面鑽入,如永安居,興順居。
深坑古厝的整體外型,多以三合院為主,屬於「火庫起」的建築構造。「火庫起」是指屋身正面頂部逐層向外出挑,以支承屋檐之屋身。屋身以紅磚為主要建材,以利防禦及防火,正身成三間或五間起,左右有護龍伸出,形成三合院,若人丁旺時,還可再向左右建外護龍(如福安居、德鄰居)。整個三合院中,以正廳的屋頂最高,向兩側及左右護龍逐厝下降,因正廳通常供奉祖先牌位,為全家族的精神中心,象徵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